中新網(wǎng)
您當前的位置 >首頁 >文化旅游

多措并舉 江西龍南“老”圍屋煥發(fā)“新”活力

  中新網(wǎng)江西龍南12月4日電 (熊錦陽)江西省龍南市被譽為“中國圍屋之鄉(xiāng)”,登記在冊的客家圍屋有376座,占贛南客家圍屋的70%以上。近日,記者走進龍南市多座圍屋,探尋老圍屋煥發(fā)新活力的秘密。

  走進龍南市關(guān)西圍景區(qū),氣勢恢宏的關(guān)西新圍映入眼簾。這座始建于清朝嘉慶三年的客家圍屋,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,歷時29年建成,被譽為“東方的古羅馬城堡”,代表了贛南“國”字形圍屋的最高水準。

圖為關(guān)西圍景區(qū)!⌒苠\陽 攝
圖為關(guān)西圍景區(qū)!⌒苠\陽 攝

  步入關(guān)西新圍,10米高、0.8米厚的城墻巍然挺立,“九井十八廳”式的結(jié)構(gòu)正如蔡勇詩句“回廊曲巷迷宮陣,水榭亭臺錦繡堆”所述。

  “200多年了,這房間掛壁的飛龍、麒麟、駿馬、雄獅等寓意濃厚的動物雕刻依然栩栩如生,房間格局還是保持當年圍屋主人擺放的模樣。我們在修繕過程中并未做太大改動,見到的即為當時建造的!眹莨ぷ魅藛T向記者介紹起龍南市圍屋的一些修繕工作。

  據(jù)介紹,龍南市專門設立了文物保護專項資金,實施客家圍屋修繕保護及開發(fā)利用計劃,制定了《客家圍屋保護修繕實施細則》,出臺《贛南客家圍屋保護條例》,堅持“能修不換、最小干預”原則,最大限度恢復建筑原有歷史風貌,保護修繕烏石圍、龍光圍、西昌圍等多座客家圍屋。同時,簽下江西省首單客家圍屋保險,為60座圍屋提供保險金額達1.93億元,建立起客家圍屋保護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。

  為更好地傳承和發(fā)展圍屋,龍南市還巧用大型實景演出,再現(xiàn)老圍屋內(nèi)的客家往事。在龍南市栗園圍景區(qū),一部以“客家文化”為主題,演繹客家人勤勞和團結(jié)的大型沉浸式實景演藝《天下客家》正在上演。該演藝以客家文化為主題,結(jié)合非遺和傳統(tǒng)故事,游客可深度沉浸在客家人的傳奇故事中,了解客家文化的特質(zhì)。此外,在保留原有古建筑之上,栗園圍景區(qū)還將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等功能要素融合,升級修繕打造出一站式、沉浸式文旅商綜合體,進一步展示龍南市靚麗圍屋文旅城市名片。

圖為《天下客家》演出現(xiàn)場!⌒苠\陽 攝
圖為《天下客家》演出現(xiàn)場!⌒苠\陽 攝

  “文化傳承既是文化遺址的傳承,也是文化價值的變現(xiàn)。圍屋作為龍南客家文化的標志,更要找到文旅融合發(fā)展的支點,破解年輕人的審美疲勞,讓圍屋文化可看、可感、可聽、可玩。只有這樣,龍南‘中國圍屋之鄉(xiāng)’的美譽才能持續(xù)火下去!饼埬鲜形膹V旅局黨組書記、局長蔡石海表示。(完)

責任編輯:徐夢文

返回首頁
相關(guān)新聞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