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信州:清明粿奏響舌尖上的春日戀曲
清明,春的第五個節(jié)氣。江西信州的油菜花地鋪成金色海洋,微風拂過,青艾搖曳。此時,上饒人家的灶頭總飄著艾草的香氣——那是制作清明粿的召喚,是自然贈予的綠色請柬。

晨露未晞時,最嫩的艾草被指尖輕輕掐斷。溪水反復(fù)揉搓葉片,洗去苦澀,留下翡翠般的汁液。青石臼里,木槌搗出春天的呼吸,米粉貪婪地吮吸著艾的精華,漸漸舒展成云朵般柔軟,這便是制作清明粿的粿皮。
餡料的制作同樣講究。春筍脆嫩,臘肉咸香,鮮肉豐腴。刀起刀落間,食材在灶臺上翻涌成餡,每一絲熱氣都是風味的密語。上饒人的巧手將餡料裹進青團,虎口輕旋,褶皺里藏滿對團圓的期許。
蒸籠端坐柴火灶上,白霧氤氳中,艾香與米香交織。揭開籠蓋的剎那,油亮的青粿仿佛在低語——那是記憶中的童年,是一趟趟列車駛過的鄉(xiāng)愁。

咬開綿軟的粿皮,齒間拉絲的質(zhì)感是春天最溫柔的告白。一家人圍坐分食,笑聲與火車鳴笛聲漸遠。一枚清明粿,半盞光陰;舌尖的青綠,是永不褪色的清明記憶。
清明粿,是土地與手掌合寫的詩,是舌尖抵達童年的車票。這個春天,你準備好接收這封“青綠情書”了嗎?(嚴敏慧 鄧灃)
責任編輯:朱佳